English

今年:清华美院新唱“毕业歌”

2000-07-08 来源:生活时报 田君 我有话说

蓝天下,碧草间,形态各异的雕塑作品带着新生的兴奋,静静地栖息在光华园的下沉花园内,等待着与观众对话。“这是我在中国看到的最棒的学生作品展!”第四次访华的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主席麦克尔·莱昂斯先生激动地告诉笔者。这是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0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开幕现场的一个镜头。

合并之后

6月26日至7月7日在该院展厅、各系橱窗、下沉花园内同时展出的800余件作品是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后第一届271名本科生的毕业创作。透过这些作品,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央工艺美院并入清华大学后,在设计教学观念上的转变,即建设综合性大学的要求对学生综合创造思维和构筑更广泛知识体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原有学科与往年相比,更加注重对整个社会大环境脉博的把握,更能结合社会实践和社会需求大胆创新。第二,新建学科向主流靠近。第三,理论学科加强了前沿探索。对于长期处于学院化生存状态下的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来说,其中的意义无疑是深刻的。

关注公益

工业设计系学生作品直白地图解了艺术现状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关系,展示了作为边缘学科以创造更为合理的生活方式为己任的姿态。他们首次以专业性网站设计为毕业创作的选题,这种对网络时代精神文化需求的积极响应是具有前瞻性的。又如个人信息终端的概念设计,将高科技材料与民族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传达出丰富的设计文化内涵。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院规划项目设计,清华园校园电动车设计都生动地体现了对身边生活的干预热情,这些都得益于该系与清华大学理工科的交流与合作。另外,中国城市家庭运动休闲车、旅游观光车开发设计、家用多功能野营车设计、(SUV型)越野旅游车开发设计都渗透出对假日经济需求的反馈和对正在兴起的城市自助旅行的自觉思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工业设计学科在综合的趋势下,创造科技与人、自然相互融合的理想化形象的新思路。

另一个集中体现这种务实设计思维的是装潢设计系。该系制作的招贴画重视自由创意的发挥,以第一现场感切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大量以反腐倡廉、环境保护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设计和以文化为核心的标志设计体现了20世纪末的文化现象和对人类精神层面的关怀。包装设计则反映了知识经济、大众消费时代设计对生活的全方位覆盖。

向主流看齐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立以来,以服从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的目标为宗旨,在学科设置上进行了较大的变动。在原有的装饰艺术系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雕塑系、绘画系。工艺美术系自觉地承担了守住原工艺美院传统底线的任务,在这次展览中得到了很好的凸现。雕塑系、绘画系是组建综合美术学院的需要,因此,以上二系的作品展不可避免地成为此次展览中令人关注的焦点。

雕塑系的作品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写实人像为主的创作,由重视基本功训练转向注意对个人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作品更多地体现了世纪之交,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生活的人在理智和情感之间的彷徨。《上不上》、《抉择》等作品生动地反映了作为社会转型期的主体的人的精神困惑和对人生、人性的理解,纯粹自如地表现了艺术作为人类表达的生存方式。使造型语言、材料、题材的选择、精神抑或心灵的探索等一切艺术质都服从于人的主观的艺术品格。他们大胆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绘画系从装饰艺术系分离出来以后,很快实行了转型。从作品可以看出,一部分在努力守住工艺美院的装饰传统。从建国十大建筑的室内设计到首都机场壁画设计,工艺美院老一辈艺术家开拓了自己独特的装饰艺术风格。在传统不断被掏空的今天,尤其是学院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后,守住自己的特色变得更为重要。即将跨出校门的年轻学院一代自觉不自觉地这样做了。另一部分向传统工艺美术教育提出了挑战。纯美术和实用美术没有必然的界限,也许以实用美术的理念去进行纯美术的创作更能彰显其优势,因为其中不会再有观念、材料、造型语言的限制。对于这批搭上后现代末班车的艺术青年来说,他们既有对过去批判的权力,又负有对现况和未来开拓的义务。从作品可以看出,他们从人文角度出发的对艺术的终极关怀符合清华大学建设综合性大学的要求。

史论先行

长期以来,艺术理论远离生活实践,似乎已是文化界的共识,这也是艺术理论长期不受重视、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诚然,艺术史不是艺术创作的附庸,它的独立品格是人类自由思想发展的动力。但是,干预生活是一切艺术的生存之本。可喜的是,此次艺术设计学系本科毕业论文治史又不囿于史,摆脱了坐而论道的局限。即使以古代工艺美术为题的论文,也能从现代设计的角度进行剖析,借古以开今,极具现实意义。撰写艺术大师思想探索分析的论文占16%,更出现了如《艺术设计类图书的大众需求》等为题的报告性论文。这种明显渗透出新锐气质的大胆尝试对于年轻的艺术设计学学科的生存和发展来说,其中的意义不言自明。

70年代出生的艺术青年正被美术界冠以“晚生代”的称呼,作为处于艺术散文化时期的年轻的学院一代,他们的艺术品格或多或少地都夹带着对“85”的渴望。在人类即将开启新世纪的时候,这种品格显得尤为可贵。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毕业生作品展是在当前美术院校改革的深化过程中,新生的综合化艺术教学思路的产物。也许它还不可避免地流露出转型期的尴尬和困惑。但是,探索总是意味着希望的。小荷已露尖尖角,前途将会无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